您当前的位置 : 华安新闻网 > 新闻 > 直通乡镇区

仙都镇先锋村:比出来的幸福 算出来的富足

直通乡镇区   时间:2021-10-26 15:23   http://www.huaannews.com/   

  华安新闻网讯(欧阳梦莹王毓鹏)先锋村坐落于仙都镇秀丽的九龙山下,在上个世纪五十年代的农村合作化工作中,因“四对比五算账”群众工作法获得毛主席的批语,被称为“毛主席批语之乡”。随着社会发展和时代进步,先锋人一直坚持“四对比五算账”群众工作法,在各个发展时期赋予新的内涵,一张蓝图绘到底,一任接着一任干,争做改革潮流之先锋,不断丰富着“四对比、五算账”的时代内涵。

  一条绿树掩映的柏油马路直达村口,夜幕降临,华灯初上,村内民房墙体上,一幅幅红色文化彩绘愈发吸睛,点点红色印记衬托着的这个革命老区村愈发迷人。村部广场上,人们跟着音乐跳起了广场舞,一旁的文化公园里,孩童们尽情嬉笑玩闹。

  1955年,在社会主义合作化高潮中,先锋农业生产合作社最初是由14户农民组成的小规模农业社,后来当地农民纷纷加入先锋社。在特大旱情面前,由于缺乏领导经验,各种问题接踵而来,出现社员闹退社现象。后来,先锋农业社开展整社活动,先锋村率先走上农业合作化道路,确定以“四对比、五算账”为内容,进行社会主义优越性教育,激发了广大人民建设社会新生活的信心和热情,因此成为一条宝贵的工作经验。1955年12月27日毛主席对先锋农业生产合作社的整社经验给予充分肯定,亲自为先锋社典型材料进行修改形成《一个整社的好经验》并为此文写下批语,让这个小山村曾轰动一时。

  华安县仙都镇先锋村原党支部书记刘瑞祥:“在1955年全国的农业生产合作社进入了整顿提高的阶段,那我们这边的先锋农业生产合作社,依靠支部,发挥党员的积极性,召开全合作社的社员大会小会进行对比算账,通过这个对比算账会议,那总结出了四对比五算账。那合作社经过整顿以后,由于实行了统一管理、统一品种、统一经营五个统一,粮食生产形势一片大好,当时有人说这个先锋合作社的稻谷是秋秋冒尖,就是说长得比人家高,所以粮食生产的产量比人家都高出很多,整个合作社从1953年还是缺粮社,到1955年已经能够为国家完成提交定购粮。”

  “稻谷处处冒尖,工作常常领先”,据统计,当年全乡粮食总产比1954年增产14万斤,单产提高到615斤,卖余粮给国家23万斤,比上一年多卖5万斤,支援国家社会主义建设,被国务院、农业部授予大旱年大增产的锦旗和奖金。

  作为华安县党建“八个一”的典型之一,先锋村党支部带领全体先锋人一代又一代传承着“四对比、五算账”群众工作法,不断更新推广“四对比,五算账”,传承和创新这一群众工作法,不仅收获了丰厚的文明创建成果,而且手捧全国文明村的荣誉,成为实至名归的“先锋”之村。

  华安县仙都镇先锋村党支部书记林秀福:“我们村在乡村振兴战略下总结出新的四对比五算账新内涵,四对比,一比产业引领,二比生态宜居,三比邻里和谐,四比组织战斗力,五算账,一算经济效益账,二算绿水青山账,三算征程文明账,四算干群关系账,五算生活美好账。我们村在运用四对比五算账群众工作法,从农业转型发展竹凉席产业成为村里的主打产业,使仙都镇成为中国竹凉席之乡,我们又通过对比算账,引导群众转型发展铁观音茶产业,增加群众收入。”

  通过对比算账,村民找到了发展的方向,增添了发展的动力,富美村庄建设如火如荼。宽敞的高等级柏油马路延伸入村。通过店面、电厂等出租,盘活山林资源等方式,村集体年收入已达到53万元,富裕起来的村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在去年已突破2.2万元。

  华安县仙都镇干部蓝小倩:“作为党员领导干部,要通过四对比五算账的方法来做好群众的工作,\\像平时多站在群众的角度去思考问题,牢固树立群众利益无小事的观念,全心全意去解决群众的操心事和烦心事。”

  乘着全县全域旅游的东风,先锋村再一次打起“对比算账”的算盘,将与“世遗”大地土楼群联动,依托毛主席批语语录牌、村史馆及新建的侨史馆,打造红色一条街,创建旅游IP,发展第三产业,在乡村振兴路上继续争当先锋。

来源:华安融媒体中心 编辑:郭幼端 时间:2021-10-26 15:23 收藏此页

相关新闻